在LV【買屋賣屋好成家】這個主題下的文章中
上一篇比較了買房子跟租房子的差別
並且簡短分析了20年後的5種狀況
結論是投報率大於房貸利率,則買房;反之,則租房。
PS. 想知道買房子跟租房子的差別嗎?
請看這篇《到底...買房好?租房好?》
------買房租房結果大不同------
LV在上一篇討論買房經過20年後的4種可能結果
都是先假設房價不變仍維持400萬的狀況
其實後面3種有賣掉的行為,可以視為投資
因為有買賣就會有價差
但房價有可能20年都沒有漲跌嗎?
那如果房屋下跌呢?搞不好多賺的投報率還不夠賠!
------投資客的角度------
沒錯!如果是考慮要短期買賣,
例如買了2,3年之內就要賣的那種
(講白一點,就是投資客的話),
那其實房價的落差常常會比租金投報重要很多。
例如:高雄鐵路地下化開通前二年買40坪中古大樓一坪15萬,
開通後一年賣一坪18萬(這是很保守的估算),
三年120萬的獲利會比租金獲利還要好很多。
所以站在投資客的角度,
常常不太在意房貸利率是幾趴,
1.8%或是2.3%的房貸利息其實無所謂,
只要銀行願意貸的成數高,利息高一點是非常ok的。
最理想的狀況是銀行全貸,自己一毛錢都不用出,
然後用租金多少貼一點房貸利息,
等時間到了賣掉賺房價落差。
這相當於是用高槓桿的操作方式,
也就是自己出少少的頭期款,
但是都是拿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房子在輸贏的。
這種贏會贏很多,輸也會輸很多,
不得不說,這其實就是在賭博,
賭的是膽量和眼光,
並且這類的賭博技巧是非常需要經驗的累積,
有經驗的人光聽房子的地點屋況價位就可以決定要不要買,
連看都不用看房。
------自住客的角度------
但如果是自住考量,
並且有一住10幾甚至20年的打算的話,
那麼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太在意房價的漲跌。
因為房價有漲有跌,平均10-15年循環一遍,
所以用自住平均10到15年才買賣一次來看,
總是能經歷房價的高低點。
意思也就是,
假如剛好買在最高點,
那反正自住沒差,等久了房價就會回來。
但萬一剛好買在低點呢?
靠,買在低點有什麼好擔心的。
所以自住就不用太在意房價起落,
有自住的打算跟需求,買就對了。
另外,因為非常有可能不小心就把房貸繳光了,
所以房貸的利率要非常斤斤計較,
因為一繳可能就是10年,
所以利率差一點就會差蠻多的。
結論就是,
假如是自住客的話,
並且5-10年甚至更久都不太會賣房子的話,
在投報率高於房貸利率的情況下,買就對了。
但假如是投資客的話,
就好好去學習投資的技巧,
多跑市場並累積房產知識和經驗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