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子對台灣人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
買房子代表著成家立業的意義
買房子代表著能夠擁有自己的家的意思
買房子代表著需要一筆錢才能完成的夢想
於是.......
許多人可能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敢結婚
許多人可能因為買不起房子而長期租屋
許多人可能因為想要買房子而開始研究
結果......
電視上許多名嘴爭論著買房好還租房好
電視上許多名嘴告訴你買房開價打七折
身邊有許多人告訴你現在是高點不要買
那麼......
我到底要聽誰的呢?
到底誰說的才對呢?
到底買房好?租房好?
------新聞上寫著租房的好處------
當我們有買房子動機的時候
就會開始做功課,開始找相關的資訊
會看到很多的新聞
就像上面這篇出自三立新聞網的新聞一樣
它說房價太高、薪水太低
買不起房子租房子也很好
我們有沒有辦法自己做判斷、做決定呢?
要是因為看了網路上的新聞
或是聽名嘴說的評論
而決定買房或租房
最後的結果都是由自己承擔
如果是好的結果那就是happy ending
如果是不好的結果
難道我們可以去找這些名嘴負責嗎?
名嘴難道可以幫忙承擔這些風險嗎?
既然是我們自己要承擔這些後果
那就要自己做決定!!!
------以台南市安平區中古大樓為例------
我們就以台南市安平區的一間20年中古大樓為例
這間的格局是3房2廳2衛,沒有裝潢,基本家具、家電
如果是租房的話,月租15000元
如果是買房的話,售價400萬元
你會選擇租or買?
你是怎麼做決定的?
------租房子,20年後...------
選擇租房子的話
每個月要給房東15000元的房租
20年後.....
總共給房東360萬的房租
這些錢是拿不回來的
房子還是房東的
------買房子,20年後...------
選擇買房子的話
假設貸款條件是:
自備100萬、貸300萬、20年、年利率2%
每個月繳房貸15000元給銀行
(本金10000元,利息5000元)
PS.想知道每個月繳房貸15000元是如何算出來的嗎?
http://alvitauck.pixnet.net/blog/post/322645320
20年後.......可以產生4種不同的結果
先假設20年後房價仍是400萬
如果我們單純討論買房子只是要自己住的話
那就只需要看第一種自住的結果
就是20年後總共花了460萬元
但可以擁有一間400萬的房子(假設房價仍是400萬)
另外第2、3、4種都是買了之後再賣掉的行為
而其中第4種出租後賣掉的
總成本只有剛開始要拿出頭期款100萬
但房子一但出租後就可以每個月有固定的租金收入
而這個租金收入正好可以拿來支付每個月的房貸
等於是20年不用自己花一毛錢繳房貸
而賣掉之後還可以拿回400萬(假設房價仍是400萬)
------列出租房or買房的各種結果------
其實LV用了最土法鍊鋼的方法
當不知道怎樣做選擇的時候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所有可能的結果列出來
從上面這張圖就可以一目瞭然5種不同的結果
乍看之下租和買每月支出是差不多的
但別忘了,租金給房東是拿不回來的
但房貸中的本金1萬在房屋賣出後,是拿得回來的,
我們可以視為每月存1萬,
這樣看起來是買比租好。
------買房或租房只需考慮兩個因素-------
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南部的房價較低
4%的租金投報率是基本的
(投報率=年租金/房價)
而房貸利率才2%,當然買房比較划算
這張圖同樣是網路上的新聞
表中列出了亞洲主要城市的租金投報率
我們可以看到台北:
房貸利率是2%--------->可視為支出
租金投報率是1.645%------->可視為收入
當支出>收入的時候,就是入不敷出啊
這表示房東買了房子之後
拿了租金收入去繳房貸都還不夠
這時候當然租房比較划算
說到底決定買房好或租房好的因素只有兩個
也就是:投報率和房貸利率
投報率 (租金收入) > 房貸利率 (房貸支出) ==> 買房
投報率 (租金收入) < 房貸利率 (房貸支出) ==> 租房